@网友一:
我总是会想如果考不好,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交代,考不好爸妈也会不高兴,我感觉我平时跟同学学得一样,但是为什么他们会考得成绩比我好?
@网友二:
我说不清道不明自己为什么会焦躁,伤心,有时想要大吼,大哭。
网友三:
明明在复习中经常碰到似曾相识的知识点,明知道学过,却仍旧想不起其究竟,挫败感一次次打击着本就脆弱的内心。
网友四:
原以为最有信心的科目,结果模拟考试的分数让人大吃一惊,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网友五:
每天反反复复地做题,但错题仍旧比比皆是。
@网友六:
晚上睁着眼睛能熬一宿,根本睡不着,不是我要去想问题,而是问题一个劲儿地往我脑子里跑。
@网友七:
在课堂上焦躁不安莫名其妙流眼泪甚至想要逃课,学习效率变低,记忆力下降。
一、目标过高
问到考试志愿,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所有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发展,会要求孩子要考上211或985。但是当孩子觉得目标遥不可及时,孩子的费劲全力也无法达到目标时,压力也随之而来。
二、孩子的认知
有的父母会给孩子灌输一些理念“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没考上好大学,这辈子就完了,只能当工人,辛苦一辈子”,导致孩子会把考试成绩作为至关重要的事情,成绩意味着一切。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或理想的排名,这无异于会增加孩子的焦虑。
三、学习和生活安排不当
除了上课时间和作业时间,为了更好的成绩,孩子们会把休息时间挤出来学习,这会导致孩子们身体疲惫,学习效率低下,由于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孩子的紧张焦虑会让他们增加更多时间学习,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四、家长过度焦虑,传递给孩子
父母的焦虑主要会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过度唠叨,会不断叮嘱孩子“要还好学习,认真学习”、“不管好坏学校,一定要考上”、“你要尽力,只要尽力就一定能考上的”;另一个就是过度殷勤,小声说话,走路放轻,有的甚至专门请假回家陪孩子备考。在孩子的角度看,父母这些表现给他们的是无形的压力,他们会觉得如果考不好就是辜负父母的付出,对不起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