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与应对全球第一的中国青少年自杀率

近年来,中国国未成年人自杀或者“准”自杀行为逐年增多。那么中国儿童自杀状况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下列选自中国官方公开报导的一组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1、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四分之一人口数。除了自杀成功者,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有研究者据此分析,实际自杀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3~5倍,由此推算,中国自杀人数可能达每年60万人以上。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万分之10,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每天约有685名中国人自杀。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自杀人数占世界自杀人数的1/4。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并有8人自杀未遂。自杀者平均年龄32岁。

  2、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报导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出25%;二是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全球每100个自杀死亡的女性当中,有55.8人是中国人。

  3、自杀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2% (1988年)。而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同时,中国每年大约有十三点五万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

  4、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画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另外一项调查发现将近1/3的在校大学生曾有过自杀念头。北京大学生自杀率在9-24/10万之间,即自杀死亡已占至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61.38%。

  5、中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高校约有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15%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需要学校、亲友行疏导;3.5%有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消瘦等症状;1.5%有精神病,失去自制能力,分不清现实与幻觉。

  6、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其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在自杀方式上,选择口服药物的占了绝对多数,达95.5%。

  7、其他非正常死亡资料

  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03-2004)》,意外伤害成为目前中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中国每年至少有1千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1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4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动物损伤、烧烫伤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中国目前有3.67亿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儿童出生缺陷问题突出,艾滋孤儿数量增多。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出生缺陷的约80万至100万人。

  报告显示,儿童权益保护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拐卖妇女儿童,逼迫儿童乞讨、卖艺,非法使用童工,弃婴等,仅2003年,国家公安机关就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3031起。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城市1倍多。在边远地区,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达到28.7‰和33.4‰,是沿海地区的4倍。

  另外,中国大陆每年约有210万名儿童因装修污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致死,其中100多万五岁以下儿童的死因和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2004 年3月 30日《北京娱乐信报》报导,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约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的。而北京每学期有50余名学生非正常死亡。这次对10个省市的抽查显示,目前中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80%的非正常死亡本能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据统计中国每年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中小学生占30%。

  需要补充的相关资料是,中国农村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统计表明,中国有近1.5亿农民在外务工,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有1000万人。此外,中国至少有30万孤儿和婴,5万被外国人领养……


        一,从以上官方数据来看,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

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0万;

自杀是中国15至34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

除了自杀成功者,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

有研究者认为,实际的数据比调查数据要严重的多,真实数据可能是调查数据的好几倍。那么这些自杀都是怎么造成的呢?

从表现的形式来看,90%的自杀者属于冲动自杀,在自杀前没有任何征兆,剩下的一小部分有过自杀前的准备,比如选择自杀的地点,方式,购置药品器具等等。

在接受教育阶段的自杀行为,大部分和家长和老师有关,“被教师批评”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是绝大多数受教育阶段自杀者自杀的原因。

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青少年的自杀有冲动自杀或者预谋自杀的区别,但在自杀之前,基本都被长期的精神压力所折磨。无论是被教师批评还是因为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或者是其他原因形式,在自杀之前都有过长期的被批评,被谩骂等精神虐待甚至肉体伤害的过程,最后被一次看似并不严重的责罚突破心理阀值,最后导致自杀。

侥幸未死的杀鱼男孩在喝百草枯自杀之前,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谩骂责打,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打得孩子眼球几乎摘除。无论何种形式的自杀,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已经经历过无数次那种折磨,可以肯定的说,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冲动自杀,所有自杀行为都是忍受了长期精神折磨之后突破心理阀值的表现。

对青少年自杀现象的预防,首先要做好青少年的沟通工作,多多沟通交流,让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有一个宣泄的渠道。沟通中尽可能少的用责任,压力这些问题来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设身处地的站在青少年的角度为他们考虑问题,看见并认同他看到的痛苦,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自杀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988年)。而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同时,中国每年大约有十三点五万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

    据【台湾《联合报》914日讯息】响应自杀防治日,新竹市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咨商心理师蔡容容说,新竹市卫生局与生命线协会很早就针对心理卫生进行防治,2016年1至4月份,就有115件自杀通报,其中救回1百多人,但还是有13人寻短离开人世,她提醒,每一位自杀者,都会影响到身边6名亲友,这些人变成「自杀者遗族」,影响生活。

    「同理心、关怀,都是协助他们走出创伤的好办法。」蔡容容说,一般人对自杀的不谅解、或是不知怎么开启话题,反而对受到伤害「自杀者遗族」选择避而不谈,也让「自杀者遗族」一个人承受亲友自杀死去的背伤害压力,但他们的悲伤其实既复杂又深沈,更需要旁人协助。通常疗愈创伤的过程有震惊和否认、接下来愤怒、讨价还价、最后忧郁到接受。

    蔡容容说,自杀者遗族面对再也得不到答案的自杀问题,会经历多重痛苦,还容易把问题归咎于自己,但没有人应该对自杀事件负全责,其他亲友可以用平常心,主动表达关心、陪自杀者遗族走过对自杀的恐惧。

    她提醒,悲伤是一段持续发展的过程,无论如何都别忘了身边还有爱你的人,带着对逝者的思念继续向前。


三,警惕这些自杀行为的预兆

1、情绪低落或极度悲伤。  

2、感觉万念俱灰,自己一文不值,或者生活无目的,对任何事情无兴趣。  

3、格外关注死亡或暴力等话题,经常“想一死了之”。  

4、寻求服毒、刀枪或其它方式自杀。  

5、情绪剧烈摇摆,喜怒极度无常。  

6、饮食和睡眠习惯改变,外表、行为及性格反常。  

7、危险或自毁行为,如疯狂驾驶、吸毒等。  

8、突然少言寡语,很平静。  

9、生活遭遇危机或挫折,包括学校、工作、人际关系问题、失业、离婚、亲人过世、经济困难、绝症诊断等等。  

10、整理物品,包括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送人或扔掉,对家人及朋友进行“诀别”访问,草拟遗嘱或者写绝笔信等。  

四,遇到有人自杀,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旦发现有人威胁要自杀,那么千万别大意,一定要保持冷静,并及时采取措施:  

1、不要让当事人单独一人呆着。不让其接触枪、刀、药等“自杀之物”。  

2、寻求医院及其他专门机构的帮助(摆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4000071995)。等待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对当事人“洗耳恭听”,保持目光接触。  

3、对当事人问话,以了解其自杀方式以及是否真的是“有计划自杀”。  

4、如果当事人一旦实施自杀,应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可能实施现场急救。  

400007xcx.JPG

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恐惧,选择自杀死亡更需要很大的勇气。不是到了万念俱灰,绝望到极点的地步,没有人愿意选择自杀这条道路。所以生活更糟糕也不要自杀,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想自杀,一定要极力劝阻,让对方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