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来介绍与接收佛学(附渡人视频)

作者罗伯特·赖特是一位进化心理学家,他亲自参与了大乘佛法中内观派的冥想训练,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心理学知识,写成Why Buddhism is True《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

把佛教中的“超自然”因素全都去掉,不谈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只留下哲学和冥想修行的方法论。用现代科学知识,重新审视佛学。

其中的很多观点,都极其独特、引人思考。

这本书2017年8月在美国出版,很遗憾,它目前还没有中文版。在中文环境下,只有万维钢老师对它进行了全面解读。

我们挑选了万维钢老师专栏中所解读的7点精华,让你先睹为快。

 

1. “苦”。佛说,人生充满了“苦”。为什么?赖特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苦”就是不满足。自然选择并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诱饵,使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等目标。快乐是短暂的,人无法获得永远的满足,也就充满了“苦”。

 

2. “烦恼”。书里说,人的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但这些“编码”经常出错,并不能正确反映真实世界。所以,我们整天都处在“瞎担心”的状态。所谓“烦恼”,不过是人的错觉,这和佛陀说的“烦恼不过虚幻”是一致的。

 

3. “无我”。佛经《五蕴皆空经》中说:人的身体、感情、感知、想法行为,甚至意识,都不是“真正的自我”,存在着一个“无我”的状态。既然“无我”,那真正的自我存在吗?这是个问题。但现代科学研究至少证实:我们大脑并非只有一个自我,而且我们经常自己骗自己。

 

4. “无常”。佛陀认为,人是“无常”的,会随时间变化,并不存在恒定的自我。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给佛陀的“无常”,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自然选择给人的大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人在不同的时间,被不同的思维模块左右。我们经常因为被某一个模块迷惑,而做出决定。这恰好符合佛陀说的“五蕴皆空”和“无我”。

 

5. “冥想”。佛学讲究修行,具体练习的方法,就是静坐冥想。其中的内观派强调,在冥想中做自己的观察者,像心理医生一样体察自己的情绪。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这个想法是一致的,甚至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同时,作者提到了冥想的四个矛盾,这正是修行的困难所在。

 

6. “色即是空”。赖特认为,自然选择要求我们迅速对事物做出判断,这有利于生存。我们通过判断赋予事物内涵,这就是“色”。所谓“空”,不是说世界不存在,而是说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都加入了个人感情。如果抛开所有个人倾向,那世界就是“空”的。从这个角度说,佛学让人自由。排除主观的干预,我们能获得更真实、丰富的体验。

 

7. “贪嗔痴”。中文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很复杂,但赖特的解释非常简单:“贪”是被一个事物吸引而想得到它;“嗔”泛指想要排斥的负面情绪;而“痴”就是人被“贪”和“嗔”蒙蔽了眼睛的状态,贪+嗔=痴。破解的方法,就是冥想修行。达到“无我”境界后,外部世界就影响不到你了。

 

感兴趣的可以进一步地阅读理解思考:

 

“无我”的实验

无我是五蕴的共相之一,"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常说的轮回,这中间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只有你能控制的东西,才真正是你自己。所以"无常、苦、无我"是五蕴的共相。

本书从脑科学的一个研究实验出发,为了治疗某些大脑疾病,医生把病人左右脑的连接管道切开,我们知道,左脑控制右眼,右脑控制左眼。如果只让病人左眼看一张写有“请你现在出去散个步”字样的纸条,那位病人看到后就会站起来照做。

但这时候,只有右脑知道这个指令,左脑并不知道,而恰恰负责语言区域的是左脑,在他往外走的时你问他为什么要出去走,负责回答并且没有看见字条的左脑,这个时候,就会现场编造一个答案,比如“我要去拿可乐喝”,并且对自己编的这个答案深信不疑,他以为是他自己做出到外面走走的决定。

所以并不是我们的意识在做决定,而是决定已经做出,意识来给决定找一个理由。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是进化给我们设置的功能,这样以便于让我们内心自洽,自己跟自己和睦相处。所以大脑爱做的事情是先欺骗自己,再欺骗世界,由此说来,自我是一个幻觉。

无常”的脑科学

《五蕴皆空经》推理出:我们的身体、情感和认知都不是自我,五蕴中的每一个蕴(色、受、想、行、识)都在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不是“恒定”的,是“无常”的东西。而认知科学提出的“模块说”,给佛陀说的“无常”提供了科学的解释。人并内有恒定的自我,你在不同时刻其实是在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

进化心理学家提出自然选择给人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

自我保护——求偶模块——保住配偶(这个模块一旦开启,人的注意力就不是在异性身上,而是在潜在竞争对手上)——群体认同感——关爱亲属(保护自己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基因关联的人)——社会地位——避免疾病

我们大脑的决策权,基本上就被这些模块轮流掌握。而感情,则是模块占据你大脑的方法,每个模块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哪个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

而佛学的理念之一,便是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也就是开启你的元认知能力,不被情绪“劫持”。

冥想

大致分为三个派别的冥想

禅宗:思考一些公案,再配上语言上的“机锋”,然后来个顿悟——适合诗人

藏传佛教:想象一些视觉意向——适合艺术家

内观:追求“正念”,适合心理学家

本书作者赖特练习的是“内观”,要求你做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儿,就好像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一样。

目的:大部分人冥想,可能是为了休息,又或者是陶冶下情操,而内观冥想的目标,则是为了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

方法:  静坐  ——  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  一心一意只专注呼吸

我自己正在尝试,但就目前我的实践来看,很难,非常难。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处于随机漫步状态,各种想法和情绪就会不断冒出来,我们其实很享受这种状态,而专注呼吸恰恰是练习不让自己进入这个默认模式网络,不能任凭你的思想信马由缰。练习这个专注的功夫,就是练习你“停留注意力”的能力,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一点上,排除任何额外的思想,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

据说,长时间的专注之后,会获得一种非常深入的平静,有一种巨大的喜悦感。

佛学有个说法“八正道”,其中的第七叫“正念”,第八叫“正定”。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后是正念,即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上。

之前看到一个小文,小沙弥问师傅,修行前后有啥区别,师傅回答说,修行前,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劈柴,修行之后,吃饭时就只想着吃饭,睡觉时就只是睡觉。正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专注的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你能够不受强烈情感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

更高的层次: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部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

到达第一个层次,你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达到第二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打扰和控制你。用佛学的话,就是你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

四个矛盾

1、“无为”和“成功”:你越是想做到“无为”,就反而越不是“无为”,你放松不去想它,反而能做到“无为”。冥想中,你越是想要专注,越难做到专注,你不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能达到成功。

2、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

3、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但你选择接受事实,你反而能跟它保持距离不受影响。你越要把它推开,它反而离你越近,当你接受它时,它反而控制不了你。

4、你越是了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控制。

正念自控法

最好的自控方法便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

布鲁尔的四部法(以戒烟为例):

1识别感情。当你想吸烟的时候,你要意识到,想吸烟是一个感情。

2接受这个感情。不要把感情推开,不要对抗,承认自己想吸烟,而且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

3观摩研究这个感情。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这个感情,它的力量有多强?是我身体的哪个部分有吸烟的需求?这个感情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

4分离。你和这个感情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吸烟了。

冥想,就是在练习任凭各种感情在眼前过,但是不参与。

意志力的方法是“对抗”,正念的方法是“化解”。

如果一个人想用两小时完成工作,可由于管不住自己不知不觉玩手机浪费了一小时,那他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自己感情的奴隶。”

想干什么就能让自己真的干什么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

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取自《默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单说色即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是事物的本质。

本书理解的色,便是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时根据自身经历所赋予事物的一个特殊内涵,而这个特殊内涵就是你对事物的一种感情,可以是喜欢,可以是厌恶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内涵”是主观的,会受到故事影响,无感则无视。

所以,我们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而空,就是降低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情。

据修行者说,当你认识到空时,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会比以前看到的更为真实;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

当我们不去评判,不去贴标签,放下自己的“色”,才能看到,体察到更真实更丰富的内容。

我更为喜欢万维钢老师的这句话:“经常有人说佛学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

涅槃与超越自然选择

佛教中的涅槃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

而本书的涅槃就是摆脱了因缘的控制。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而佛法就是超越自然选择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自然选择不一定都是对的,随着环境的变化,那些经过几千万年训化在骨子里自然选择的本能反应,并不会在如今这个时代彻底消失。

而跳出自然选择,采用上帝视角重新审视时,你会发现,你并不比其他事物特殊。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这也许就是佛学的意义所在吧。

(以上内容,提炼于万维钢《日课》专栏)

看完整本书的解读后,对于佛学的理解又相较过去更丰富了一些。并不认为作者是从科学的角度为佛学正名,相反,不同文化不同领域不同研习成果无需较量出个高低,见仁见智。

也许,只有当我们真正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几千年来血液里流淌的文化时,才能看见那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盲点,当我们试着把一种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思想从宗教的神秘氛围里剥离出来,你会发现佛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思辨的思维方式。

我亲眼看见过那些用身体丈量土地的信徒万水千山磕长头进拉萨的虔诚,也亲眼见过寺庙里根据你所挂功德的金额来任你挑选下一世的投胎地是美国还是泰国的荒诞。人心各异,世态万千,我们无法评判哪一种宗教更好,更无法定论哪一种现象的真伪。

我想我们能做的,面对那些以佛之名投机敛财的取巧之人一笑置之足矣,心若明静何须动气,而对于不同信仰的群体,存异之后的尊重,不亵渎不诋毁,心有敬畏才不致狂妄。

相较于西方流派,东方佛教里更多渲染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等神秘色彩,让许多人的求神拜佛达成己愿落人口实,可处于某个社会发展阶段浮躁且功利的主流大背景下,单单指责生活无奈的某类弱势群体有何用?

要知道,真正有眼光有能力那部分20%的高精尖人群掌握着社会80%的资源,所以他们的想法自己能够实现,而剩下80%的普罗大众争夺着那少得可怜20%的资源,就足以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达成心中所愿,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也就能够理解了。

在我看来,秉持善念,心安即可,无需苛刻。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并不容易。

诚心也好,求利也罢,功德也好,福德也罢,也真的只是小老百姓们的一点点小念想,真没必要评出个是非对错。

正如庄周与惠子的对话: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